南海劇場紙藝「趣」
現代學生常常放學後到安親班、才藝班報到,或者直接回家,鮮少有機會主動了解學校附近的環境。恰好新學期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舉辦了「紙藝劇場學生體驗推廣活動」,身為藝術館的鄰居-國語實小,當然不能錯過這次「拜訪鄰居」的好機會啦!
認識劇場外觀,古色古香
了解舞台結構,品味細節
進入劇場,館長簡單介紹劇場歷史發展後,就由朱小姐帶領大家參觀。朱小姐指著舞台斜上方的燈:「上面這一排是劇場的燈,那條狹窄的路稱為『貓道』,因為它的大小彷彿只有貓才能經過;事實上,它是安置燈光的「天空走廊」,演員在台上演戲時,工作人員會行走在貓道上,為演員的臉打上上完美的燈光。而我們的劇場是『鏡框式舞台』,因為觀眾都坐同一個方向,朝向另一面看劇。」
製作手工立體書,生動有趣
參觀完後台,就是大家最期待的製作立體書時間囉!實小孩子被安排在舞台上製作立體書。朱小姐先帶著學生認識「山線」和「谷線」,顧名思義,「山線」就是如高山凸起向上的摺線,「谷線」則是如河谷般凹下的摺線。接著,帶學生尋找零件之間相同的圖形,貼上雙面膠後黏合在一起,孩子們躍躍欲試。在製作的過程中,學生拆除零件從一開始用力過猛,造成部分破損,到後來逐漸能拿捏適當力道、判斷山線谷線的速度也越來越快,每位孩子都認真投入在自己的立體書製作。隨著時間過去,立體書也漸漸成型—哇!原來是座立體南海劇場啊!
這次南海藝術館舉辦的立體書紙藝活動,除了讓學生進入劇場,認識劇場結構外,還能讓孩子在製作紙藝過程中培養觀察力、專注力和耐力,更能讓學生對生活周遭環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。
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